天然橡膠組成成分對膠帶加工及使用性能都具有怎樣的作用,河北坤碩專業(yè)化輸送帶制造公司現進行詳細的微觀因素技術分析:
使用膠乳制造時會有部分非橡膠烴成分殘留在固體硫化物中,一般的固體天然橡膠中非橡膠烴占5%~8%,橡膠烴占92%~95%,而鮮膠乳中含有兩種蛋白質,普通蛋白和橡膠蛋白,蛋白質容易吸潮,發(fā)霉,使電絕緣性下降,增加生熱性,使某些接觸它的人過敏,蛋白質分解產物促進硫化、遲延老化,而顆粒狀的蛋白質有增強作用;
由于丙酮抽出物是能溶于丙酮的部分并非橡膠烴成分,主要有類脂和它的分解產物構成的,新鮮橡膠膠乳中的類脂主要由脂肪、蠟、醇酯和磷脂構成,膠乳加氨后類脂中的某些成分分解產生硬脂酸、油酸等脂肪酸,故硫化的非橡膠烴中除前述膠乳所含的非橡膠烴外,還有脂肪酸,某些丙酮抽出物在混煉時起分散作用,硫化時起促進作用,使用時起防老作用,在此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磷脂是不溶于丙酮的,所以它不屬于丙酮抽出物,它的分解產物有膽堿,能促進硫化,灰分中主要有磷酸鈣和磷酸鎂,還有少量的會促進橡膠老化的鐵、銅、錳等變價金屬化合物,對于它們則要限制其含量,如國際橡膠標準中就規(guī)定了銅含量低于0.00082%,錳含量低于0.001%;
天然膠乳通常含質量分數為0.01~0.02的蛋白質,可引起天然膠乳制品接觸者產生過敏,由于近年來使用增多,過敏事件頻繁發(fā)生,過敏比例為12.5%,其中2.5%有過敏癥,10%的血液中產生抗體,引起過敏主要是膠乳制品中殘留的可溶性蛋白質,研究表明,天然膠乳制品中殘留的可溶性蛋白質量分數小于界限標準時基本上不發(fā)生過敏癥狀,然而用離心濃縮生產的膠乳及其制品中所殘留的可溶性蛋白質質量分數遠遠大于分界標準,采用酶、輻射、多次離心洗滌等方法可使膠乳的蛋白有效降低,我國已研制出殘留可溶性蛋白質質量分數為45.4×10,最低達35.7×10,低蛋白質膠乳的出現滿足了食品與藥品管理局的質量標準可溶性蛋白質質量分數小于50×10的要求,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成功的開發(fā)出低蛋白質膠乳及其制品并投入生產,其中也包括了主要的低蛋白膠乳生產國家;
天然橡膠的分子鏈結構和集聚態(tài)結構,其大分子鏈結構主要由順聚異戊二烯構成,占97%以上,其中還有2%~3%的鍵合結構,鏈上有少量的醛基,膠在貯存中醛基可與蛋白質的分解產物氨基酸反應形成支化和交聯,進而促使生膠黏度增高,關于端基,根據推測大分子的端基一端是二甲基烯丙基;另一端是焦磷酸基,分子量很大,主要由聚異戊二烯組成;
天然橡膠的相對分子質量比較寬,絕大多數在三千萬之內,分布比較寬,分布為雙峰結構,有三種類型,其中兩種都有明顯的兩個峰構,第三種類型的低分子量部分較少,僅有少許峰的傾向,雙峰的低分子量部分對加工有利,高分子量對性能有利,可以使用坤碩公司化工實驗室專用的運輸皮帶檢測設備來將其分子量求出,當相對分子質量大于規(guī)定標準的范圍時,就開始有支化,隨著分子量的增高,支化程度增高,硫化過程中有10%~70%的凝膠,因為樹種、產地、割膠的季節(jié)、溶劑的不同,凝膠變化范圍比較寬,凝膠中有煉膠可以被破開的松散凝膠,還有煉膠不能破開的緊密凝膠,緊密凝膠約為二十分鐘左右,分布在固體膠中,據析緊密凝膠對工業(yè)輸送帶橡膠的強度,特別是未硫化皮帶膠的強度均有很大的貢獻作用。
上一篇: 輸送帶天然橡膠制造工藝及劃分方法
下一篇: 輸送帶橡膠工藝結構特性專業(yè)化分析